为何中国汽车市场仍然增长潜力巨大?
《美国汽车新闻-中国》执行主编杨坚日前发表了题为《为何中国汽车市场仍然增长潜力巨大?》的评论。以下为全文译文:
前不久,北京车展通过展示新车、举办媒体发布会和CEO访谈掀起非同凡响的轰动。然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并非新车型,而是在我从上海乘火车去北京途中所见到幅员辽阔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从另一方面这也提醒我,尽管已经在繁忙中扩张多年,中国汽车市场仍然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我成长于华东江苏省,在上海市居住了超过20年,江苏和上海是中国两大经济最发达区域。
去年,上海与北京之间一条高速铁路投入运行,将火车穿行两地所需时间削减为5小时,因此这次我决定乘火车前往北京。
当火车离开上海进入江苏境内,我看见公路交织成络,还有无数的厂房,以及人口密集的城市。
不过,当火车跨过江苏省南京市的扬子江段后,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国度。铁轨沿线两侧延展着无垠的农田,农人仍在驱赶水牛和骡子耕田。
在接下来山东到河北的四个小时阶段里,风景大抵与此雷同。但是火车一旦抵达北京,则我的面前一座现代化大都市蓦然跃入眼帘。
多么让人有心得的经历!
我上一次乘坐火车去中国北方是在70年代,当时我还是一介孩童。那个时候,中国尚属于农业经济,因而全国各地看起来基本相似。
从那时起,中国开始经历翻天覆地的经济增长。不过内陆深处的发展仍然落后于沿海地带。
上海和北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但安徽省普通员工年收入只有4,000美元,河北省为5,000美元,而山东省达7,500美元。
根据LMC Automotive研究公司的数据,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汽车保有率达到每千人70辆。
但山东与河北的二线城市只能达到每千人29辆。
这就为经济增长留下了非常可观的空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只有5个拥有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
不过,这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尽管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但仍然还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中国内地工业化正在推进,而劳动力价格却依然相对低廉,二三线区域将成为中国车市增长的新引擎。
去年,一线地区汽车销量有所下跌,而二三线地区汽车市场仍旧势头强劲。
根据我从火车上看到的景象判断,相信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将成为未来多年中国车市增长的主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