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唐晔晔问仁医
人物介绍
李庆云,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及博士后导师。上海交通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他还是上海市黄浦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睡眠呼吸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睡眠医学分会副会长,中国老年医学会呼吸分会睡眠呼吸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睡眠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睡眠学组组长。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主持或参与完成科技部“十一五,十三五”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上海市科委资助的多项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余篇。主编参编学术专著20余部。在推动我国睡眠医学特别是睡眠呼吸医学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医学科技奖及上海康复医学科技奖等。年获第二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称号。年作为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医疗组长赴武汉抗击新冠疫情,奋战一线近2月,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奖,及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励特别奖等。
1.良医无声除疾
医院一位赞誉满身的专家,李庆云的办公室里除了资料,最多的可能就是锦旗:大红的底,灿金的字,每一面锦旗都有一段故事。
在这些安静绽放的赞美中,有一面锦旗尤为特别,上书:“良医有情解病,神术无声除疾”。
当年送锦旗的是位30出头的青年患者,公务员的美好前程刚刚开始,却发现腹部逐渐鼓凸,腿部肿胀,并查出有“多浆膜腔积液”。医院,一项一项检查做下来,也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病房,事情才有了眉目。
看过患者,李庆云即有了初步判断,于是提出一个新的检查。心超结果一出,更肯定了诊断:左右心室增大,肺动脉压力高,这正是因为肥胖,长期夜间低氧造成。是呼吸的问题!当天下午,李庆云即告知了患者家属治疗方法,不到一周,症状就缓解很多,一个月后,肺动脉压力降低,心脏功能恢复,能正常上班了,第二个月随访,肺动脉压力正常。
重归生活让患者激动万分,赠予李庆云一面锦旗,患者说,在外面听了多种解释,医学术语听了个遍,病情仍云遮雾绕;而您一句关键判断立竿见影,实属“良医无声除疾”。
这几个字敲在李庆云心上,让他为之一颤:多年来他总要求自己一语中的,切实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如今患者的肯定与他的追求不谋而合:早在实习时,他就亲眼见证带教老师简单分析,接下来药到病除——好医生就是要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精准施治,无声除疾。
一呼一吸,万千世界。
呼吸这门学问,深邃,繁杂,又举足轻重:无数看似无关的疾病,最终都与呼吸牵连。
李庆云决意从事呼吸科的那天,同僚不解他的选择:都说“太医不看喘,看喘丢了脸”,男同学多选外科、心血管,你为何偏偏要和呼吸科较劲?李庆云说,“大家都去这些专业,呼吸科不就更需要我了?”都说呼吸难,而他深知,难的事才更需要有人去做。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从医30多年来,李庆云凭着责任心和毅力,着手创新,锐意进取,啃下了不少难啃的“硬骨头”。
其中就有31岁的小王。两年前的夜里,他突发“怪病”:在睡眠中突发昏迷、抽搐,出现了急性的高二氧化碳昏迷。医院实施抢救后,紧急行气管切开术呼吸机辅助呼吸,然而,痛苦却没有结束:“怪病”白天并不发作,一到夜间入睡,二氧化碳水平就会升高,必须依赖气管套管上接着的有创呼吸机治疗。难道,此后余生,医院?患者一家自此开始了7个多月的求医问药,医院,却没有一家敢拔掉他身上的“管子”。就在全家人心灰意冷之际,医院给了他们新的希望。
李庆云会诊后,经过大量的资料查阅和严谨检查,判断这是一种罕见的睡眠期肺泡低通气症。这下他心里有底了,用厚实的手掌拍了拍小王:“放心,管子一定给你拔掉!”
李庆云和团队为患者量身制定了“分步拔管”的策略:先将有创套管由较粗的7.5号管分3次逐步换成6.0号管,以降低患者上气道的通气阻力,再堵管行夜间经口鼻面罩的无创通气。随后实施睡眠呼吸监测下的压力滴定,并逐步过度为无创通气支持——小王的套管由此顺利拔除。期间李庆云团队观察到,小王在前半夜和后半夜所需的无创通气压力并不一样,为了避免夜间需人反复调整呼吸机压力,李庆云采用了可变的容量保证压力支持模式,解决了拔管后患者的一大难题。
之后小王终于可以脱下“管子”,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庭和工作岗位,他对李庆云的感激和牵挂之情溢于言表。
而今年新冠疫情爆发时,小王从电视中的奔赴武汉抗疫一线队伍中,看到了李庆云熟悉的身影,他和家人不禁哽咽了,“他就是那样有担当的人!而且一定能救很多人!”
2.武汉战疫
勇敢,智慧、责任,担当。
这八个字,正是李庆云在武汉时一直激励自己和战友的。
确实如小王所想,李庆云得知疫情严峻后,果断放弃了回乡为父亲祝寿的计划,转而驰援武汉。他医院“战疫”期间,作为医疗组组长,带领医疗团队负责武汉三院两个普通病区和一个重症监护病房共多张病床,医院80%以上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
李庆云赶到武汉时,正赶上“应收尽收”,初来乍到就要一下子接受几百个病人,这让医务人员们的压力非常大,也遇到了不少难题。首先面对人员分配,李庆云顶住压力,理清思路,做好职责分配,帮助大家迅速展开救治工作。接着就是治疗方案。一开始的方案大家各有想法,难以统一,然而时间紧迫,作为医疗组长的李庆云当机立断:高效地定下第一阶段方案,为救治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在随后的55天里,共制定了4套方案,根据不同阶段进行调整,保证最大程度上帮助病人。
当时,在微博上有一封流传很广的武汉三院黄波医生的长信,说的就是李庆云和他的“战友们”:“连日来,老师们常常连续奋战,每日从早到晚忙着分析病情、查房会诊、提供诊疗指导、院感及质控培训、心理疏导……常常午饭也没有时间吃一口。”令黄波尤为动容的是,有一次李庆云到13点40分还在给医生们做医疗指导,顾不上吃饭,黄波医生把早已冷却的盒饭热了又热,多次强劝,才被迫坐下来扒了几口饭……但由于时间紧迫,饭还没吃到一半就急匆匆赶去开疫情防控会……
李庆云在武汉的55天里,整日在病房和例会中马不停蹄。他每天都在忙碌中强打精神,把困难默默挺过去,用宽厚的身躯作为更多人的依靠,他的防护服上最常见的两个字是“战胜”,这两个字意味深长……事后有人问他,在一线支援,是否害怕过?他坦言,不怕疾病,只担心自己累倒了,要是累倒了,如何放心得下自己的病人,如何放心得下医疗队和三院交给的工作。
很多初出茅庐的年轻医务工作者,人生第一次面对如此之高负荷、高压力,在忙碌繁杂的工作中,在4小时轮换、没有完整的休息日中,面临情绪崩溃。而李庆云总是用幽默的语言,沉稳的语调鼓励他们,让他们走出情绪困境,重拾乐观,于是他成了年轻人心中的“李爹爹”。
那段时间,李庆云还鼓励在家里上课的研究生们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他总结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和团队共同研究创新,在疫情期间设计并申报了两项专利:能有效避免飞沫传播、且可局部照明的咽拭子;和一种能定量分析气溶胶的传播轨迹、传播范围和滞空时间的可视化系统。
3.从使用工具到创造工具
科研和创新工作,李庆云在武汉时也没有放下,在平时更是重视。
他认为,作为一位医生,若只能使用工具,成绩就止步于此,但若能制造工具,就能为疾病治疗带来突破。“什么叫使用工具?就是书上怎么说你怎么做。制造工具,则是你总结经验,以文章或者以其他形式传播出去,产生更大的影响。”
就他现在研究的睡眠呼吸障碍领域而言,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这块牌子能够打出去,少不了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创新。
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是我国开展睡眠呼吸障碍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单位之一,在1年出了一本总结性的小册子《瑞金呼吸睡眠研究十八年》后,李庆云发现,和临床上病人不断增长的实际情况相比,中心的研究还需要加速脚步。
3年,与导师黄绍光老师一起,李庆云牵头国内最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研究,填补了国内的数据空白。在睡眠呼吸障碍的临床规范化诊疗,睡眠呼吸暂停发病机制,靶器官损伤研究等方面均起到引领作用。
近5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了睡眠期二氧化碳的监测,PSG同步二氧化碳监测,同步血压监测等新工作,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