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感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换药和换药傻傻分不清说说外科换药 [复制链接]

1#

各位宝爸、爸妈、宝宝们好,我是小儿外科医生贾晋荣:

晚上给丫头检查作业,指着语文练习册上的提问她:“这个四字成语怎么说?独站……”(说书人一脸的循循善诱)。

循循善诱,面容和善

“……哦哦”,丫头扑闪着大眼睛,在俺一再明确表示不是让她数我脸上的皱纹后方才恍然大悟:“……独站鳖头!”

跪了……

说书人直接跪了:“大姐,那是‘鳖’吗?!独占鳌头!鳌头!!”

然后说书人又在丫头一脸不耐烦的“眼神杀”下,咬牙给她掰扯了半天“女娲断鳌足以立四极”的故事,以期加深记忆。

眼神杀

好容易检查完作业,说书人深感体力、法力都已见底,再不回个蓝、回个红啥的,就快“扑街成盒”了。

HP和MP统统木有了

唉,算啦算啦,还是收拾心情写点子科普小文吧——俗话说得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今天说点啥捏?就说说我们外科最常见一个操作——换药吧。

换药

之前说书人还吐槽过:内科医生说“换药”,那就是字面意思——更换一种药物吃(注射/输液/外敷);外科医生说“换药”,往往指的是要给病人的伤口更换敷料。您瞧,是不是挺有意思?

哈哈,那么咱们就正式开始喽……

1)问:外科医生说的“换药”到底是个啥意思?

答:

在外科医生的默认语境中,“换药”大多指是“换药术”,是指去除伤口覆盖的敷料、检查伤口、除去脓液或分泌物)、清洁消*伤口、再次覆盖敷料这么一整套外科操作。

换药

所以,内科医生往往说的是“您得换个药……”,而外科医生则说“我给您换个药”,主谓宾不一样啊。

也是“换药”

2)问:等等,“换药”我知道意思了,那个“敷料”又是什么东东?

答:

所谓“敷料”其实就是伤口上面“敷”着的“材料”啦。

传统敷料就是纱布和油纱,还包括什么银敷料、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水凝胶敷料等等……

您就这么理解吧,伤口上面盖着的那层东东(甭管是纱布还是创可贴),都算是敷料。

敷料

……emmm,您别举手了,我再顺便说说“油纱”吧,可不是沾了油的纱布啊,油纱是含有“凡士林”的纱布。

油纱

……咳咳,都到这一步了,我接着再说“凡士林”是个啥吧——

“凡士林”也叫矿脂、石油脂,常温时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间。凡士林用途广泛,除了可以用作工业中的润滑作用外,还可以用于医疗中,帮助皮肤保湿、修复。

凡士林

之所以叫“凡士林”,那是人家发现者(罗伯特.切森堡)在年申请的商标啦,因为太过著名,“凡士林”可以说已经等同于“矿脂”的意思了。

罗伯特.切森堡

就好像“阿司匹林”,人尽皆知吧,但并不是药物本身的化学名儿,人家是德国拜耳公司注册的商标。阿斯品林的成分叫“乙酰水杨酸”,又有几人知道?

阿司匹林和乙酰水杨酸

都是商业的伟大成就啊(说书人星星眼)……

星星眼

跑题了跑题了,咱们继续哈!

3)问:什么时候需要换药呢?

答:

最常见有无菌伤口的换药和污染伤口的换药。

无菌伤口(比如无菌手术的缝合切口)的换药为了观察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拆线。大多在术后3天左右进行,观察一下手术切口有无红肿、渗出什么的。

如果切口清洁、干燥,没有什么异常情况,那么就不用天天换药了,一般2~3天换药1次即可,也有的就直接等到拆线了。

污染伤口的换药,则主要是为了去除渗液、脓液,使创面恢复清洁,促进伤口早日愈合。

这种情况下换药的时机主要是看切口的情况了——如果渗液较多,表面的敷料湿透了(临床称作“敷料污染”),就需要随时换药。

说书人之前提到过的脓肿切开,如果切口脓液渗出多的话,一天换药好几次都是有可能滴!

脓肿

4)问:换药室里面有什么啊?可怕不?

答:

换药前,医生一般会让患者跟自己去“换药室”操作——您瞧,以“换药”命名的空间呢,就是专门给换药准备的(当然,如果患者确实移动不便,医生有时也会“床旁换药”的)。

唉唉,我说这位大哥,您也别非做出一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架势来——那是换药室,又不是秦王宫殿!只不过是医生给病人们更换伤口敷料的地方而已。

风萧萧兮易水寒

换药室里面主要有换药床(或者说是检查床)、放置各种换药必备器械的换药柜(这样医生换药时取用各种物品比较方便),有时还会配备照明系统(比如“无影灯”啥的),方便进行一些门诊简单小手术。

换药室

而且,换药室有一套严格的消*规范(墙角那里摆着紫外线消*灯呢),能够保持其环境清洁,减少换药时的污染。

一般来说,换药室都是窗明几净的哦,当然没啥可怕滴。

5)问:换药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啊?

答:

首先,您得躺在检查床上(视换药部位不同,医生也可能会要求您坐在椅子上。总之,是采取便于换药的姿势啦)。

准备换药

接下来,医生会把准备好的换药用品放在您身边开始换药了:

先去除伤口处的敷料(还记得啥是“敷料”不?);

然后观察伤口(手术后的切口本质上也是“伤口”哦)的情况,有无红、肿、渗出,创面是否清洁等。

如果切口清洁、干燥,没有红肿、渗液,那么说明一切Ok,消*后再次覆盖敷料(也就是“盖纱布”);

纱布

如果发现切口有红肿、渗出,考虑伤口愈合不佳,或者有感染加重趋势,那么就要进一步评估了——

症状轻微的,也是消*后包扎,但之后需要提高换药频率了,以随时掌握伤口恢复的情况;

症状严重的(比如伤口有脓液生成等情况),可能就要采取具体措施啦,比如拆除部分缝线、清除脓液、放置引流条等等…当然,最后还是要覆盖敷料,给您盖上几层纱布;

还有一种情况,感染伤口的换药,比如脓肿切开的,换药前医生就已做好“大干一场”的准备了。

流程还是那一套:

去除敷料,观察伤口情况,然后就是对脓肿伤口的“专门”处理啦——蘸净脓液(或渗出物),有时可能还需要盐水、双氧水的反复冲洗,脓腔大的还需要填塞引流纱条,最后还得纱布包扎(也就是“覆盖敷料”)。

双氧水和生理盐水

6)问:医生,看了你上面那一整套说词儿我腿都软了,换药疼不疼啊(带颤音)?

答:

如果是清洁伤口(比如手术切口)或者恢复顺利的伤口,本身没有进一步感染,换药时只是表面消消*,观察一下后就包扎了,那么自然是不会有多疼的(您要真觉得酒精棉球在伤口上蘸一蘸就疼得不行,那我也没办法啦)。

其实吧,换药时之所以觉得疼痛,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心情紧张所导致的。

比方说我们外科医生也难免受个伤啥的,往往都是自己给自己换药的——那叫一个神色自若!(也有个别吱哩哇啦乱叫的,说书人鄙视你……哎呦,小李啊,我手指头上这个伤口好敏感滴,你轻点、轻点哈……)

不过,如果是脓肿伤口,或者一些敏感部位的伤口(比如包皮环切术后拆线…emmm这位宝爸一脸不堪回首状,理解理解…),那确实就比较“不舒服”了,这时就需要您咬牙忍一忍了。

有时医生们可能会采取局部涂抹有麻醉作用的药物(乳膏、凝胶之类)来减轻患者(患儿)的疼痛。

7)问:换药太折磨人啦,几天换一次呢?能不能少换几次?

答:

正如说书人开头说的,换药是“去除敷料,观察伤口,清洁消*,覆盖敷料”一整套操作,其中最关键的其实是“观察伤口”。

根据观察的结果来判断伤口恢复的情况,并决定下一次何时换药。

所以说,具体几天换一次药,主要是根据医生对伤口恢复情况的评估来决定的,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如果是无菌手术的小切口,可能总共只需要一、二次换药;

如果是严重的污染伤口(尤其是脓肿切开的),那么就需要多次换药喽。

说到底,换药的目的是促进伤口的愈合,一切操作都是为了从整体上减轻患者的痛苦。

比如说,脓肿切开的患者可能一天就要换2~3次药,似乎受罪不少,但是如果没有及时换药的话,感染就会扩散,给患者带来更严重的损害。

您瞧,多换药其实最终还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8)问:换药时操作的要点有哪些呢?

答:

这个就又是一大堆内容了。说书人有心唠叨几句,又怕各位看官看不下去啊…

标准的换药操作,对于换药前后的信息核对、人文关怀、隐私维护,以及操作时器械的摆放、镊子接触的部位、消*的范围(甚至包括“从内往外”消*还是“从外往内”消*)、覆盖伤口纱布的层数等等,都是有一整套规范滴。

外科换药术

您确定想听吗?事先声明,换药操作的详细讲解比这次关于换药的科普内容还要多呢。

呵呵,给大家看看我们医学生实践操作考试的评分表,大家感受一下呗……

换药操作考核评分表

有时,您看到医生在那里“行云流水”地操作,其实里面有很多“规矩”和“讲究”呢。

好了,这次讲了点关于外科换药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哦。

俺的小Logo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