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共同为患儿进行手术
封面新闻记者徐庆
今年4月25日,西南医大附院儿外科廖凯男副教授和住院总医生曾信豪,共同为一位体重仅g的患儿进行了手术,该患儿为西南医大院救治成功的肠坏死穿孔的最低体重患儿。
这场手术的缘由还得回到几天前,一位孕期仅27周的妈妈因先兆临产,肚子里的双胞胎提前和大家见上面。虽然早产,两兄弟体重加起来不到4斤,但他们还算健康。
3天后,哥哥因为腹胀,新生儿科医生在为其做完腹部X线检查后,发现问题并不简单,遂请儿外科急会诊。儿外科住院总曾信豪医生查看患儿后,发现其腹胀如球,呼吸急促,查阅X片考虑消化道穿孔伴大量气腹,腹腔压力增高已明显危及患儿生命,立即给予患儿腹腔穿刺减压并进一步汇报患儿情况。
病情危重,需急诊手术治疗,但患儿为超早产、超极低体重儿,手术风险极高。经过与家属再三沟通,家属表示,医院,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进行手术治疗。
随着家属签字落笔,西南医大附院儿外科主任刘铭教授立即启动儿外科MDT,由新生儿科、儿外科、麻醉科、手术室医护人员组成的10多人的MDT团队立即进入急诊手术室,患儿通过绿色通道来到手术室。
患儿出生时和出院对比
手术探查腹腔证实了患儿为肠坏死穿孔导致全腹膜炎,所幸手术及时,腹腔尚未形成广泛脓苔与粘连,医生迅速用温盐水冲洗腹腔后切除坏死肠管并进行肠管吻合。
廖凯男副教授表示,给g重的患儿做手术,不仅是对手术医生,也是对麻醉医生、护理人员的一种极大挑战与技术的检验。
曾信豪医生补充解释道,成功地建立静脉通道并维持通畅是重中之重,麻醉的诱导与插管,新生儿气道小、短,决定了插管的大小与深度容不得丝毫的偏差,0.5cm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患儿氧饱和度下降,出现生命危险。新生儿体重极低,用药的量亦需非常精确,还要结合新生儿多个器官功能发育不全、以及在全身炎症反应状态下调整用药的剂量,这非常考验麻醉医生经验与技术。
此外,患儿的肠管直径仅为0.8cm,不及成人小指粗,手术时要在细小的肠管上,用仅为头发丝1/3细的缝线将肠管进行缝合,要同时保证吻合口通畅与密闭,这也非常考验手术医生的眼力与手力,需要熟练的技术和沉稳的心态。
令人欣喜的是,90分钟后,患儿的手术顺利完成,被送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患儿术后2天成功脱离有创呼吸机,术后第7天开始尝试饮水,后逐步开始进食。患儿39周时奶量基本达正常(ml/天),体重增至1g,痊愈出院。曾医生说,患儿术后2周返院随访,奶量已达到每次70ml,体重已增至g,各项生长指标良好。
多知道点:
1、什么是MDT?
MDT(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指的是由多学科专家以共同讨论的方式,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的过程。医院是四川省较早建立的小儿外科专科的单位之一,拥有专业的小儿外科医护团队,新生儿外科的MDT团队常驻成员包括西南医科大学儿外科、新生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麻醉科、影像科以及病理科等,其中儿外科、麻醉科和NICU是团队的核心诊疗成员。在该模式的运转下,该科室每年都能成功救治数十名危重新生儿宝宝,为NEC肠穿孔、肠闭锁、肠扭转等患儿保驾护航。
2、什么是NEC?穿孔?
NEC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的英文缩写,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肠黏膜损害,使之缺血、缺氧,导致小肠、结肠发生弥漫性或局部坏死的一种疾病。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早产儿中发病率约为1-5%,主要发生于极低体重儿,常常需手术治疗,术后死亡率在20-50%。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早产、缺氧、肠道喂养开始时间、先天性心脏病、细菌感染等。若NEC伴发穿孔则易导致严重腹膜炎、脓*血症,非手术治疗死亡率可高达%,一旦诊断明确,需尽早手术,能显著提高患儿存活率。
3、能够提前预知NEC吗?
NEC不能提前预知,往往在生后数天至数十天才发病,主要是肠道缺氧、肠道炎症刺激、肠粘膜屏障破坏从而出现肠粘膜坏死、继而导致肌层坏死,严重时累及全层坏死出现穿孔。早期的喂养方式可以为NEC的单发因素,对于早产患儿应立即转往新生儿监护室,在新生儿科医生的密切观察下采取限制性喂养。母乳喂养可显著降低NEC发病率,所以鼓励新生儿出生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即给予母乳喂养。
4、发生NEC后患儿有什么表现?怎么治疗?
NEC宝宝发病后多有进食欲望下降、腹胀、组织缺氧、大便带血或检查提示隐血,有上述表现者需及时完善腹部X片多可见扩张的肠管及液气平,严重的会见到的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多提示病情危重,需积极治疗,若腹腔可见气腹,则需及时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清洗腹腔,切除病变坏死肠管,必要时需行肠造瘘术,术后需禁食、静脉营养5-7天,甚至更长时间,根据情况可逐步给予喂养,随着新生儿救治水平逐步提高,该类患儿死亡率仍有20-50%,主要死亡原因是手术时间的不及时以及感染重,所以早产儿出现腹胀后需及时转运至有诊治经验的小儿外科中心,从而可极大提高NEC患儿的救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