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普外科陶庆松主任团队联合消化内科,采用腹腔镜与消化内镜“双镜”联合,成功为一名消化道异物致穿孔的男性患者实施手术,避免了传统的长切口、大损伤手术,患者顺利恢复出院。
患者出院前,余泽前副主任医师(右一)带领团队查房。
今年44岁的男性患者张某,3天前和朋友聚餐,食用麻鸭,1天前突发腹痛后加重,医院检查提示消化道异物合并穿孔,建议立即手术治疗。在沟通手术方案时,医院考虑穿孔时间长、症状重、位置特殊,提出传统的开腹探查方案,需要长达20厘米的手术切口,患者及家属不能接受。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陶庆松主任团队擅长腹腔镜手术,遂慕名而来。
陶庆松主任医师在看完病人的资料后,考虑张先生穿孔时间较长,情况复杂,单纯外科手术或内镜下治疗存在定位不清楚,隐匿性穿孔不明,腹腔感染引流不畅等可能,团队人员反复商讨后,提出了“双镜联合”个性化治疗方案。双镜联合是指联合应用腹腔镜及内镜治疗消化道异物或肿物,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弥补各自缺点,能更精准定位,最大程度保留胃肠道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减少术后生活质量下降,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医院联合团队做好术前相关准备后手术开始,先由消化内科在胃镜下寻找异物及穿孔部位,发现胃窦前壁存在0.2*0.2厘米大小创口,表面覆盖脓苔,胃内见长约3.5厘米尖端锐利的骨头。通过内镜钳取出异物,同时在病变部位注射亚甲蓝精准定位,随后由陶庆松主任带领团队在患者腹部开三个长约1厘米小切口,运用腹腔镜,以超声刀游离胃周,找到定位区域,清理周围脓苔,缝合修补穿孔。最后,待普外科完成修补后,胃镜进入胃腔,观察缝合区域情况,钛夹加固缺口。整个手术过程出血量少,完整探查胃壁内部及腹腔,避免了传统的开放手术大切口问题。
陶庆松主任医师介绍,以前全靠手去探查病变部位,现在通过影像三维重建,内镜下检查标记等多种手段,探查病变部位,一方面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另一方面更为直观,避免因手术医生经验差异所致的穿孔部位遗漏。尤其是这种锐利食物导致的消化道穿孔,从消化道外部观察很难观察到细小的穿孔,内镜标记为微创手术提供了可能,更是为病人带来了福音。陶庆松主任提醒说,在使用多骨多刺的食物时,一定要小心剔除,细嚼慢咽。遇到异物卡喉或突发腹痛,要及时就医。
通讯员刘秦杰刘敏程守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杨彦
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