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上海医生们总是把治病救人放在先。医院供图
中新网上海3月28日电题:“先救人”“简化流程”上海“白求恩”们全力以赴与死神抢患者
中新网记者陈静
上海疫情防控正在关键时期,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正并行不悖。面对核酸检测报告还未出来的急症患者、面对从外地前来求助的重症患者,上海医生们总是把治病救人放在先。“手术完成了核酸报告才出来”“娃比核酸报告先出来”“简化流程救治外地重症患者”……记者在连日采访中获悉,特殊时期,医护们依然为患者全力以赴。
记者28日走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医院)。“医院反应迅速,说不定已是另一种结局,白衣天使是我们的救命恩人。”陪着爱人经历了治疗全过程,林老伯给记者回忆了妻子的获救历程,感慨万千。出院前,老夫妻拉着胃肠外科主治医师陈徽的手久久不肯放下。
上海十院的隔离舱病房工作的收治流程和工作机制越来越完善。上海十院供图
3月18日晚六点,陈徽接到发热门诊电话,有位急腹症患者,可能要手术。医院,当晚他的爱人正启程参加隔离点收治工作。到医院后,陈徽获知,患者李阿婆罹患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且感染严重。可是,李阿婆是属于高筛人群,其核酸检测正式报告还没出来。“救人要紧!”医院立即启动疫情防控下急诊手术应急预案,办理无接触入院手术,将李阿婆转运至特定手术室,并一路环境消杀。此时,李阿婆开始出现感染性休克前兆,情况紧急。防护服、N95口罩、面屏“全副武装”的医护马上展开手术。眼镜、面罩上的雾气影响了视野,身着防护服的陈徽,凭借扎实的手术功底,一个人快速、安全地给患者完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盲肠修补术。
陈徽告诉记者,李阿婆的阑尾已坏疽,且根部穿孔,腹盆腔脓液约ml。若不及时手术,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手术结束后,安顿好患者,所有人员继续在手术房间内等待李阿婆的核酸正式报告结果。当“阴性”结果出来,疲惫不堪的医护人员,又开始下一场手术的准备。
无独有偶,在该院心脏中心,医生们开通了绿色通道,争分多秒地救回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这位命在旦夕的患者核酸检测已进入加急流程,但报告未出。心内科主任樊民和樊荣医生在沉重的铅衣外套上了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为这位心梗患者进行治疗,从入院到开通血管仅用时60分钟。被转入缓冲病房后,患者的核酸阴性结果才出来。目前,患者已恢复得相当好。
没有任何等待,医护人员在紧急手术中迎来了新生命。上海十院供图
医院,隔离舱病房总护士长朱春燕手机工作群里收到了一条新消息:“谢谢医生,我已经于10点生好了,娃比核酸报告先出来。最特殊的感受是医护人员的辛苦……致敬!”朱春燕表示:“收到这样的消息,我们真的特别高兴!”
据悉,今年年初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该院在和静安区协调沟通的基础上进行了隔离舱病房建设。隔离舱病房具备最基本的救治能力,每个房间都有单独的空调系统,装有音频、视频对话系统和呼叫系统。13日,该院定点对接静安区的封控区域,为有需要的患者开通了绿色通道。至今,该院接收到的大部分都是孕产妇。
封控小区的一名产妇胎膜早破、腹痛严重,正由医院。该院妇产科副主任周健红告诉记者:“她难产!必须要立刻进行剖宫产手术,否则产妇和孩子都会有生命危险!”没有任何等待,医护人员在紧急手术中迎来了新生命。妇产科副主任医师艾贵海告诉记者,“进入负压手术室后,医生、护士、麻醉师都要穿上‘大白’操作,有些人还需要戴着眼镜再戴眼罩,呼吸出来的热气立刻会让视野变得模糊,以往十分钟的清宫手术,现在至少要一个小时,脱了‘大白’大家都是一身湿透,但兄弟姐们没有抱怨、没有推诿。”据了解,目前,隔离舱病房工作的收治流程和工作机制越来越完善。
除了救治本地患者,面对从外地转送来的患者,医生们没有半点迟疑。家住江苏南通的刘先生突发急性主动脉夹层撕裂,这是一种致死率非常高的疾病。救治必须分秒必争。他需要接受大手术。可是,正值上海疫情最吃紧的时候,医院还收不收外地患者?抱着一线希望,医院求救。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赵强教授告诉记者,这是心血管外科最为凶险的危重症之一,必须尽快救治。他向心脏外科部门发出指令,“情况紧急,要简化流程,尽快手术!”入院次日的一早,赵强、李海清、姚皓弋等医生为刘先生实施了高难度的复杂手术。5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刘先生获救了。医院方面表示,疫情防控,隔离病*但不隔离爱;特殊时期,医护们更会为患者全力以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