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这词儿,其实是中医或民间的说法,说的是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迅速变化,与风之善行数变相似。一般提到中风,都是指以猝然昏倒、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为主要症状表现的脑血液循环障碍。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肠中风,是民间对缺血性结肠炎的习惯说法。
肠中风,缺血性结肠炎,医学中简称为IC,是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良导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是常见的缺血性胃肠道损伤病变,也是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肠中风的发病率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发病率在到年间,是每年10万人中6.1例,到至年,发病率上升到每年10万人中22.9例。
从病理机制上看,肠中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肠壁血流减少,使某段结肠壁的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造成的肠壁营养障碍综合征。肠中风的早期,病变会局限在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出现被称为IC三联征的腹痛、便血、腹泻,严重时就会导致肠坏死、穿孔、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由于肠中风在早期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因此常会形成误诊、漏诊。缺少相关信息的患者,在出现症状的时候,往往也会误以为是“吃坏了肚子”而延误就诊。
肠道的血供来自于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如果有血栓形成闭塞性缺血,就可能带来肠中风。因此,肠中风主要在50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中发生。肠中风发生时,早期会有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的急性腹痛,会伴有恶心、呕吐,出现血性腹泻,同时也会发烧。老年性肠中风缺乏典型表现,可仅有腹泻,也因此更易漏诊,或者被误诊为炎症性肠病。肠中风可引起肠穿孔、腹膜炎、持续出血、蛋白丢失、肠腔狭窄等并发症,重症患者的死亡率超过50%。
引起肠中风的病因很多,在血管因素方面主要是动脉栓塞、低血流状态、小血管病变、静脉栓塞等;肠管方面的因素包括便秘、泻药、灌肠、结肠镜检查、肠管狭窄等造成的肠腔压力升高;生活因素有冷饮、大量饮酒等刺激肠蠕动增强。此外,休克、脱水、利尿剂等导致的血容量不足也可引起肠中风。
肠中风的诊断的主要方法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但比较麻烦的是,医院不具备这种检查条件,而且,检查费用也较高。肠中风在早期做结肠镜检查也很必要,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又具有慢性病史及诱因的中老年人,应争取在72小时做结肠镜及粘膜组织病检,这对及时诊断很有必要。
在夏季大热天,人体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血液粘稠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凝血倾向,引起缺血或血管堵塞,诱发肠中风。对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现腹痛及便血,应有足够的警惕。有研究也发现,肠中风患者中有44.2%是习惯性便秘者,因此,为了预防肠中风发生,不应把便秘视为小事。发生肠中风后需要禁食,并进行改善微循环、扩充血容量、抗感染等治疗,如果出现腹膜炎等征象则需要及时手术。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