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感染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直面死神,刀尖上的医护人员20年蜕变
TUhjnbcbe - 2024/6/20 11:39:00
白癜风丸副作用 https://m.39.net/pf/a_4342725.html

曾经,我们以为年还很遥远,不知不觉,我们已置身其中。

普通人的20年,可能是从跨出大学校门到成为工作岗位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的转变;而医护人员的20年,除了岁月更替、经验渐长,更伴随着患者的生老病死,见证了生命的脆弱、坚强及得失悲欢。

从年到年,这20年的时光或得或失,倘若你面前有一台时光机,你想对20年前的自己说什么?

新春伊始,家庭医生在线特别策划“医护工作者的20年”,我们采访了6位来自不同科室的医护人员,谈谈20年来他们个人的成长,以及这20年里,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变化。

蜕变

医院东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郑东诞

“20年前,我还是医途迷茫的住院医师;20年后我成为了黄埔地区唯一掌握房颤射频消融技术的专家,现在的状态远远超过当年预期。”医院东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郑东诞教授说道。

20年前的郑东诞

郑东诞毕业后医院急诊科工作,医院的病人不多,工作相对轻松,但郑东诞对未来很迷茫。

年,医院医院,更名为医院东院,自此,医院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这一年也是郑东诞作为医生的一个转折点。

医院重新焕发生机,郑东诞的思想和人生轨迹都发生了改变;当一名好医生,忠实地履行医生的神圣职责,这个信念在他的内心生根发芽。

20年后的郑东诞

自此以后的20多个年头里,郑东诞不断学习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初心,任劳任怨,从住院医师到副主任医师,从急诊科医生到心内科心脏监护室(CCU)的负责人,从心脏危急重症抢救到房颤心衰治疗,他潜心钻研医学,精心打磨医术。

在郑东诞的推动下,心内科成立了CCU,引进先进设备并努力开展心血管急危重症各项诊疗技术,极大提升了广州东部地区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郑东诞更在院本部的支持下,带领团队摘下国家级房颤中心、国家级心衰中心认证及年广东最强科室等多个荣誉称号。

“要说起20年前我最想不到的事,是自己掌握了房颤射频消融等多项手术技术,这种感觉非常棒。”郑东诞教授说。

努力

医院重症医学科科护士长吴巧媚

在许多人的眼里,护士就是做打针、发药、换药等机械性的工作。

其实,护士要做的工作远远不止如此,尤其是ICU的护士,急救仪器设备的操作、急救应对措施、病情观察、早期康复锻炼、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疾病宣教……这些都是她们的日常。

20年前的吴巧媚

年,医院医院最早的ICU,当时20岁的吴巧媚也是最早进入省中医ICU的医护人员之一。

彼时的她才刚毕业参加工作一年,但也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进入ICU后,她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一项护理工作,即使休息时间接到科室的电话也二话不说回到岗位上。

除了在临床中积累经验,她还利用空余时间继续学习、深造……

20年后的吴巧媚

时光荏苒,吴巧媚已成为省中医ICU的科护士长,她也从当初一直在学习的“菜鸟”变成了引导新人的老师,狠抓新人护士的基础培训,手把手教骨干护士,为医院输送一批又一批的护理骨干人才和护士长,培育了一支掌握重症护理核心能力的队伍。

如今,护士的工作随着护理门诊、网约护士的开展迎来了新模式,护士的工作也越来越被群众所了解和认可。

吴巧媚表示,未来希望能在推广“中医护理”的工作上做出更多的努力。

而她也相信“越努力,越幸运”,只有踏踏实实做好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坚持

医院国际减重中心主任王存川

我国第一家国际减重中心主任、中国大陆首位“国际肥胖与代谢病外科联盟”的亚太区候任主席......走进王存川的办公室,墙壁、窗台放满了琳琅满目的证书、奖杯,这些成果是他与减重外科事业共同奋斗20年的最好见证。

20年前的王存川

年,王存川在美国学习时与腹腔镜减重手术结缘,并于当年年底开展了第一例腹腔镜减重手术。

此后,他逐渐投身于减重手术的发展中,数百场国内外学术交流,医院手术演示……繁忙的工作之余还出版了4本专著、建立专业学术组织、创办学术期刊、建立各种学术交流平台,建立十几个学习基地、发布专业治疗指南及减重外科独立分科等等。

通过王存川为代表的众多开拓者二十年如一日的学术探索和技术推广,人们对于减重手术的态度由质疑转为认可,减重手术的病例数从20年前的每年几例,到现在每年1万多例,越来越多的“胖友”得益于手术,实现了瘦身转型、重拾健康甚至延长生命。

20年后的王存川

人的一生中能有多少个20年?

王存川觉得,“人一辈子能坚持做好一件事是难能可贵的,幸好遇到困难时,我能坚持下来。”与减重手术这段缘,不仅是20年,更是一辈子。

未来,王存川将带领团队,继续为中国的减重外科事业贡献力量。“让腹腔镜手术成为腹部外科疾病治疗的主流术式,让减重手术获益更多的肥胖人群”,这是王存川一直以来的梦想,如今,梦想已经逐步在实现。

奋斗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院长马骏

年,通过一系列的选拔,马骏受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资助,得到公派留学的机会。

处于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马骏便走出国门,前往世界排名第1的肿瘤中心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肿瘤中心,接受博士后训练。

20年前的马骏(右一)

这次留学经历对马骏影响非常深,可以说是他日后走上鼻咽肿瘤科学研究道路的一个起点。

学习新鲜的知识,接受科研思维的训练,这些都是重要的积累。

更重要的是,在看见临床、科研等方方面面硬件软件上与对方的巨大差距后,马骏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在鼻咽肿瘤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愿望。

“如果想要更好地解决患者的痛苦,就必须进行医学科学研究,提高医疗的技术水平。”这就是所谓的初心。

20年后的马骏

20年来,马骏的团队一直坚持从事着鼻咽肿瘤的相关研究,改进了判断鼻咽肿瘤严重程度的国际临床分期标准,创建了个体化放射治疗体系,优化了鼻咽肿瘤放射治疗联合化学治疗的策略。

相关研究促成了15年来美国AJCC/UICC临床分期6项修订中的4项、20年来NCCN临床指南5项修订中的3项;其中9项研究写入了美国权威教科书《PrinciplesandPracticeofRadiationOncology》,把中国鼻咽肿瘤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从60%提高到了84%。

年,马骏被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授予年度成就奖。

今年,马骏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了中国科协评选的“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鼻咽肿瘤的“攻防”战役,没有硝烟,但却是一场持之以恒的攻坚战。“目前我们每迈一步都踏实而稳健,但未来还需要继续努力。”马骏教授坦言道。

对于走过的这20年,马骏认为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多积累,不要害怕付出,坚定信心,走出自己的道路。“这个世界,值得为之奋斗!”

创新

医院不育与性医学科主任医师张滨

20年前,张滨还是医院泌尿外科的一名普通医生,因无法从事自己心仪的性医学领域而苦闷不得志。

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医院成立了不孕不育与性医学科,这一举措在省内甚至全国范围内都是走在前列的。

20年前的张滨

这20年间,建科之路并不平坦。建科之始,张滨曾遇过不少困难,包括门诊量少、不被重视等,甚至还有领导暗示科室效益不好或需进行架构调整。

为了推动性医学的发展,促进性医学的传播和科普,张滨与多家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进行了深度的科普合作,并主编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性医学》;张滨主讲的《性与生殖健康》视频更成为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其倡导的“性与生殖疾病同治”“性学疾病身心同治”“性学疾病男女同治”等理念现已广泛应用到临床上。

20年后的张滨

“科普宣教越来越多,推动了百姓群体对性医学的认识和重视,过去只有少数男性前来就诊,现在门诊量越来越大,求诊者有不少的女性患者。”张滨谈到。

从年到年,张滨用2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了自己对性医学的愿景,展望未来,他希望能将学科往专科化和规范化的方向推进,“目前,男科在我国仍不是真正意义的学科,希望未来它能得到官方的认可地位,并通过加强学校教育等方式变得更专业和规范,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守护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副主任陈晓文

刚毕业的陈晓文,怀抱着满腔的热血,医院新生儿科,这是当时华南地区的第一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20年前的陈晓文

20多年来,陈晓文用心做新生命的守护神,她兢兢业业、尽心尽责,精心救治每一位患儿,如今科室成为国内设备条件、综合诊治水平领先的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

NICU是刚出生就面临死神挑战的幼小生命的最后一线生机,陈晓文和她的团队,为这些垂危的生命守住了最后一道屏障,为一个个家庭点燃了幸福之光。

回想年的陈晓文,彼时已经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年轻住院医师,成长为一名沉淀了10多年经验的主治医师;也从当初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拼命三郎,肩负起了另一个名为“家庭”的重担。

肩上的负担更重了,但从医者的初心却从未改变。

20年后的陈晓文

年的今天,回顾自己20年前的预期,由于医学领域还有太多的未知数,医疗水平也在不断地发展,因此陈晓文给自己定的“预期”,总是以“这个疑难杂症我是否可以解决”为主,也就没有所谓的终点。

但她自始至终都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并凭借自己多年的医学知识及经验,为无数危重症患儿带来生的希望。

人生有多少个20年,屈指可数。

每个20年,恍惚间回头远望,是失落还是释然?白衣天使也有着普通人的人生,人生道路的曲折、人生路途的困惑,一一不会落下。

只是,我们在他们身上看见的共同特质——坚持、努力、奉献、奋斗、创新、守护,让他们无畏无惧,甘守寂寞,逆风前行。

17年前,面对“非典”疫情,他们义无反顾奔赴小汤山;17年后,面对新型肺炎疫情,他们再次“请战”赶往武汉。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战线上,他们和民众一次又一次地擦肩而过,民众被撤离,他们则奔赴前线。

原第一军医大学赴小汤山医疗队请战

请战书写道:“我们特此向院党委请战,愿为战胜新SARS样疫情,随时听候调令,我们小汤山全体队友都义无反顾,奔赴一线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纵使医疗环境恶劣,负面事件频发,医护人员依旧不忘初心,践行希波克拉底誓言,坚定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

20年,手术室的无影灯下、病房里、诊室前,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从不停息,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医疗事业。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他们的信念就如马骏教授所言,“这个世界,值得为之奋斗!”

通讯员:何旭鹏、李雯、张灿城、余广彪、孔抒帆

采写:麦琼璇、张颖琳、詹远、罗敏效、冯莉莉、何诗雅

责任编辑:陈添许、王春兰、方瑞兰

审读:李映勤

排版:梁韵诗

1
查看完整版本: 直面死神,刀尖上的医护人员20年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