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
记者今天(4月30日)医院获悉,一名11岁男童因饮用家门前小溪的溪水感染寄生虫,导致头痛欲裂,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均遭感染,经治疗,已于日前痊愈并出院。专家建议:出门游玩时,尽量不要直接饮用泉水、溪水等生水。
据了解,去年初,家住云南某山村的男童小杨突然开始出现头痛、眼痛和手麻等症状,严重时甚至痛到撞墙。小杨妈妈坐不住了,医院看看。医院做了很多检查,除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外,并未发现其他异常。查不出病因,心急如焚的家属决定带医院看看。
来到上海时,小杨又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家属带着他直奔神经内科,希望能够找到孩子的病因。科主任陈育才接诊后,通过询问病史立刻察觉到小杨可能是感染了寄生虫,便为他做了全方位的检查。小杨的脑脊液标本送检不到一小时,检验科就得出初步结论:感染寄生虫的概率非常大,因为正常情况下为0的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在小杨的标本中高达65%。
经过“溯源”,医护人员得知小杨家门前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小杨经常和朋友在小溪边嬉戏,累了就喝一口溪水,家人也觉得溪水非常干净,所以从来没有制止过。
为了明确是哪一种寄生虫,团队为小杨做了胸部CT等检查,发现了小杨肺尖部的感染灶,这时,寄生虫研究所的报告也确诊了小杨寄生虫脑病的诊断:血、脑脊液肺吸虫、曼氏裂头蚴阳性。
据神经内科张元凤副主任医师介绍,肺吸虫的体积大约是成人半个指甲盖的大小,进食生水生食后,寄生虫的幼虫会在小肠内脱囊而出,穿透肠壁后就在人体内“搞破坏”,往往先进入腹腔,再穿过膈肌到达肺内发育为成虫,而成虫又可以继续向上爬直至入颅。寄生虫的不断爬行以及自身产生的代谢物都会对人体产生很强的破坏力,小杨的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便是因此受到了破坏,从而出现了头痛等症状。
针对小杨的情况,陈育才主任还为他做了包括眼底在内的其他身体部位的检查和排除,以防他同时感染了多种寄生虫。确认百密无一疏后,团队开始着手对小杨进行治疗。考虑到在药物作用下,遭破坏的寄生虫虫体可能会成为新的炎症刺激物,小杨的症状或因此加重,甚至出现颅压升高、抽搐等症状,团队在用药的同时还准备了降颅压及预防抽搐等相应医疗方案。之后,团队又进行了吡喹酮治疗。经过抗寄生虫治疗及对症治疗后,小杨的头痛终于好转,家属悬着的心总算落下来。目前,小杨各项身体指标都恢复了正常。经历重病后,11岁的小杨称“以后再也不敢喝生水了”,他还表示,自己回家乡后也要提醒身边的同学注意饮水卫生。
医院神经内科陆燕芬主任医师介绍,肺吸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蠕虫病,通常与进食感染的水源或食物有关,在人体可寄生于肺及肺外,如皮下、肝、脑、脊髓、肌肉、眼眶等处。人体感染肺吸虫后一般经过3—6周的潜伏期发病,潜伏期长者可达一年甚至数年。有人感染后临床上无任何症状,有人则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目前这类疾病比较少见,确诊的病人大多都有饮用生水或吃生食的病史,因此专家提醒大家外出旅行时,不要因为泉水看似清澈就“以身试水”。
(总台央视记者王殿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