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算不上高难度的手术,但如果换成是90岁高龄的老奶奶,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可就是翻倍增长了。
7月23日,90岁的孙奶奶因腹胀、腹痛、停止排气排便3日被家医院看急诊,恰逢腹膜肿瘤外科安松林副主任医师负责会诊,通过详细了解病史得知,孙奶奶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已经3个多月,腹痛腹胀加重1周,停止排便排气3日。
安松林医生查看病人后发现,腹胀如鼓,叩诊呈敲鼓音,贴近耳朵可听到高调气过水声。做腹部CT提示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明显扩张如碗口,肠腔内可见气体和粪便影,而乙状结肠明显狭窄、增厚,其浆膜面模糊。结合种种检查和症状表现,安松林副主任医师初步诊断为:低位、完全性、乙状结肠癌性肠梗阻。
低位、完全性肠梗阻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的风险较高,可引起肠道细菌入血发生肠源性感染,进而会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若梗阻不能及时解除,病情随时可能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但90岁老年人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衰弱,麻醉和手术风险极高,且因为肠梗阻无法进行常规性肠道清洁等术前准备,术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概率极大。
面对如此复杂的难题,该怎样解决呢?安松林副主任医师联系了消化内科刘揆亮副主任医师和李莉主治医师进行会诊,三位医师讨论后认为,可以先行肠梗阻支架植入解除梗阻,为手术治疗创造条件。
7月24日,刘揆亮副主任医师和李莉主治医师成功为孙奶奶实施了肠梗阻支架植入,支架植入成功后,孙奶奶的大便随即“汹涌而出”,医生们心里顿时轻松了不少,孙奶奶的肠道终于通畅了,可以饮水进食了。
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但导致肠梗阻的元凶——乙状结肠癌还未得到有效治疗。为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孙奶奶转入腹膜肿瘤外科进一步诊治。在腹膜肿瘤外科主任李雁教授的主持下,医生们对孙奶奶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讨论,制订了稳妥平衡的诊疗计划,建议首先改善孙奶奶的全身状态,然后择机手术切除。
是选择开腹手术还是腹腔镜手术?这让医生也很纠结。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已普遍开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术中需建立气腹,腹腔压力会增高,增加心肺负荷,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手术风险。为了降低这些风险,由主管医生安松林副主任医师负责孙奶奶进行心肺功能锻炼和营养治疗,经过一周的精心治疗,减轻了贫血,纠正了低钾、低磷和低钙血症,心肺功能有了很大改善。
8月7日,王岩副主任医师、安松林副主任医师和李兵医师成功地为孙奶奶实施了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切除术,手术过程中麻醉科医师依靠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具体情况,及时为孙奶奶调整麻醉和输液策略,保证了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为了加强监护与治疗,孙奶奶转至呼吸监护室进行监护治疗,3天后孙奶奶病情平稳,转回腹膜肿瘤外科进一步治疗。现在,孙奶奶已顺利康复出院,家属很感激,其实,这就是多学科医护人员共同合作创造的生命奇迹!(医院腹膜肿瘤外科安松林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