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抗肿瘤药物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特别是靶向药、免疫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就拿肺癌来说,临床上就有数十种靶向治疗药物。
对于一种较新的治疗方法,我们既要大胆,也要谨慎。“新”意味着即使是医生,对于抗肿瘤药的使用也有不熟悉的地方。而“是药三分*”,抗肿瘤药物使用不当,后果很严重!
为此,国家卫健委特别制定了最新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年版)》,内容涵盖了临床上与肺癌治疗相关的主要有四大类药物:
EGFR-TKIs
吉非替尼
厄洛替尼
埃克替尼
阿法替尼
达可替尼
奥希替尼
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克唑替尼
阿来替尼
赛瑞替尼
抗血管生成抑制剂
贝伐珠单抗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安罗替尼
PD-1/PD-L1免疫抑制剂
纳武利尤单抗
帕博利珠单抗
下面我们对各类药物在临床上的一些应用原则进行介绍:
1EGFR靶向药用药前必须行EGFR基因检测明确有EGFR敏感突变。肿瘤组织和血液均可用于EGFR基因突变检测,但组织检测优先。治疗期间因药物*性不可耐受时,可在同一代药物之间替换,如疾病进展则不能在同一代药物之间替换。治疗过程中影像学显示缓慢进展但临床症状未发生恶化的患者,可以继续使用原药物;发生局部进展的患者,可以继续使用原药物加局部治疗;对于快速进展的患者,建议改换为其他治疗方案。有脑转移的EGFR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可优先选择厄洛替尼、埃克替尼、奥希替尼。用药期间必须注意常见的皮肤反应和腹泻;应特别注意间质性肺炎、肝脏*性和眼部症状的发生。避免与CYP3A4强诱导剂或强抑制剂联合使用(常见的包括:红霉素、环孢素、甲硝唑、克拉霉素、氟西汀、小檗碱、地尔硫卓、维拉帕米、伊曲康唑等)。同时尽量避免与能显著且持续升高胃液pH值的药物合用,因为其会降低靶向药物的血药浓度、降低药物疗效(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在某些肿瘤急症的情况下如脑转移昏迷或呼吸衰竭,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对不吸烟的肺腺癌患者可考虑使用。一旦病情缓解,必须补充进行EGFR突变的组织检测。2ALK靶向药用药前必须行ROS1或ALK检测明确有ROS1阳性或者ALK阳性。用药期间必须注意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肝*性、间质性肺炎/非感染性肺炎、心律失常、高血糖等不良反应。特别是肝功能异常,在治疗开始的最初两个月应每周检测一次,之后每月检测一次患者的肝功能。如果出现3级或4级的不良事件(如间质性肺病/非感染性肺炎等),需逐渐减量;如果减量后仍无法耐受,则永久停服。应避免与CYP3A4抑制剂联合使用(常见的包括:红霉素、环孢素、甲硝唑、克拉霉素、氟西汀、小檗碱、地尔硫卓、维拉帕米、伊曲康唑等)。3抗血管生成药物使用抗血管生成抑制剂无需进行基因检测。但是,其中贝伐珠单抗不适用于晚期肺鳞状细胞癌的治疗;安罗替尼禁用于中央型肺鳞状细胞癌或具有大咯血风险的患者、重度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有严重出血或者近期曾有咯血、肿瘤侵犯大血管的患者不应接受抗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用药期间需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