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痛痛,贴贴贴!”
这句流行语仿佛在暗示:
止痛贴神奇又万能!
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痛
都可以一“贴”了事
反而止痛贴会掩盖病情进展
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甚至“倒贴”上性命
专家提醒不要盲目使用止痛贴
最医院就医
指导专家
广医二院肝胆外科二区主任邵子力教授
突发腹痛贴了7天止痛贴
反而越来越痛
69岁的邓阿姨吃完丰盛的晚餐后,右上腹隐隐作痛,她和家人都认为是“吃撑了不消化,引起了胃痛,没什么大事”。但几个小时过去,邓姨还是感到腹痛便把止痛膏贴在疼痛部位,一连贴了几天,以为可以缓解疼痛。
然而一周过去了,邓姨的腹痛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剧烈,痛得她站不直,睡不着,还出现了高烧、呕吐等症状。家人终于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急忙将邓姨送到广州医院急诊科,经腹部CT检查发现竟是胆囊重度炎症水肿,胆囊胀得像拳头一样大。
(邓姨腹部CT显示:胆囊增大,炎症水肿)
切除胆囊“保命”
专家提醒止痛贴可致病情延误
急诊科请肝胆外科二区值班医生紧急会诊,评估病情后当即表示:患者胆囊体积明显增大,而且腹痛剧烈,出现高热和呕吐,已经进展到坏疽性胆囊炎,随时可能穿孔引起全腹腔感染,危及生命,需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中,肝胆外科医生团队通过腹腔镜探查,发现胆囊大如拳头,已经发生了部分坏死,并且与周围的小肠、结肠广泛粘连。医生小心翼翼分离胆囊周围的粘连,清除渗出的脓液和坏死组织,最终成功把坏疽的胆囊切除并取出。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术后第1天,邓姨的腹痛就消失了,体温和饮食恢复正常,全身状况恢复良好。术后第3天,邓姨顺利康复出院。回想这几天的经历,邓姨百感交集:“本来以为就是小小的肚痛,贴一下止痛贴就好了,没想到差点出了大问题,真的多谢医生护士的及时抢救!”
据广州医院肝胆外科二区主任邵子力教授介绍,胆囊炎被称作节日“明星病”,因其常在进食油腻饮食或饱餐后半夜发病,也容易让很多人误以为自己只是吃撑了消化不良导致的“胃病”,自行贴止痛膏或吃胃药,其实病根却在“胆囊”。邓姨最初只是轻度胆囊炎症,医院及时治疗,导致炎症逐步加重,进展为坏疽性胆囊炎,最终不得不采取切除病变胆囊的方式“保命”。
邵子力教授提醒广大患者,如果突发腹部疼痛不适,千万不要自行贴止痛膏,或者盲目服用止痛药,急腹症止痛反而会掩盖病情进展,对医生判断病情造成干扰,增加诊断难度,耽误治疗。最医院咨询专科医生,接受专业治疗。
“科普
时刻
”坏疽性胆囊炎常发于油腻晚餐后
高危人群需注意饮食
胆囊,呈梨形囊袋构造,是人体消化系统器官之一,位于右方肋骨下肝脏后方。胆囊能浓缩和储存胆汁,不吃东西的时候,胆囊负责收集、储存及浓缩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吃东西的时候,胆囊会收缩,将胆汁排入小肠,协助食物消化。
坏疽性胆囊炎
是胆囊炎的一种,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坏疽性胆囊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急性细菌性炎症;二是胆囊的循环障碍引起微小出血及胆囊组织坏死。其往往在进食油腻晚餐后夜间发病,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法加剧,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右上腹明显压痛。坏疽性胆囊炎是一种严重的急腹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
坏疽性胆囊炎的高危因素有年龄、性别、糖尿病和白细胞计数,因此老年、女性、有糖尿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尤其在节日期间饮食不要过于油腻。
坏疽性胆囊炎需切除胆囊
切后对人体影响小
坏疽性胆囊炎一旦出现,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进行抗感染、抗休克等内科治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进行胆囊切除术。由于微创外科的迅猛发展,目前对坏疽性胆囊炎的手术方案,主要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既能达到根治目的,又能实现微创、少痛和快速康复。
此外,与胆囊相关的疾病包括结石、感染、息肉,以及癌变等,通常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的胆囊。
问
切除胆囊后,对人体会产生影响吗?
胆囊切除后,少数患者由于短期内胆汁直接由胆管进入小肠,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轻度腹泻等,但随着时间延长,人体正常胆总管会逐步替代胆囊功能,患者会恢复正常。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切除胆囊后,正常胆总管会迅速适应,因此影响很小。
专家简介邵子力
普通外科副主任。肝胆外科教授、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从事普通外科工作近30年,对肝癌、胆管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门脉高压症脾亢及胆石症等疾病诊治有较深的造诣,尤其擅长腹腔镜及射频消融等微创外科手术。主要研究方向:腹腔镜肝切除、肝胆胰肿瘤射频消融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二下午、星期三上午
来源
肝胆外科朱波
编辑
广医二院全媒体工作室
昌岗院区(本部):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号
番禺院区: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南路63号
西院区: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广纸路21号
医院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