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4月13日上午,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石家庄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主持会议,省*协主席叶冬松等出席会议。会议对获得年度河北科学技术奖的代表进行了表彰,我校共获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36项,一等奖获奖数和总获奖数居全省报奖单位第一。
我校韩梅教授主持完成的“血管重构机制及心血管保护新靶点的研究”项目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我校张海林教授主持完成的“离子通道作为新型治疗靶标的确认和药物研发”;医院侯志勇教授主持完成的“髋臼骨折三柱分型和精准治疗体系的建立及临床应用”;医院刘建华教授和冯志杰教授分别主持完成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应用研究”和“新型冠状病*感染潜在粪口传播途径及消化道疾病的综合防控”等四个项目分别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同年,我校分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6项、三等奖15项。另外,医院刘刚教授参与的“缺血性心脏病细胞治疗关键技术创新及临床转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在我校获得的36项河北省科学技术奖中,一等奖共5项、二等奖共16项、三等奖共15项。不仅获奖总数较上一年(年度,17项)实现了翻番式增长,且一等奖获奖数和总获奖数居全省报奖单位第一,展现了我校一直以来优秀科技成果产出和应用的良好势头,同时也是我校科技工作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据悉,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项(人/组织)。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人;省自然科学奖19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7项;省技术发明奖19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8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项,其中一等奖27项,二等奖77项,三等奖项;4人和1家组织获省科学技术合作奖。
血管重构机制及心血管保护新靶点的研究
由我校韩梅教授主持完成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是驱动病理性血管重构的核心事件,该项目围绕“血管重构的分子调控”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系统研究了SM22α蛋白对VSMC增殖、迁移、炎症、氧化应激、衰老等表型转化信号转导和糖代谢重编程的调节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揭示了SM22α在病理状态下的血管保护作用和机制。证实SM22α通过与Ras相互作用抑制生长信号转导和VSMC增殖;揭示了SM22α是联系Actin细胞骨架动力学与氧化应激信号活化的分子媒介;阐明了SM22α缺失可激活GLUT4-G6PD途径,参与VSMC糖代谢重编程、诱导Warburg效应;证实SM22α是受磷酸化调节的NF-κB抑制因子,与SIRT1协同抑制血管炎症;明确SM22α蓄积可抑制p53降解,促进细胞衰老和血管老化。
离子通道作为新型治疗靶标的确认和药物研发
由我校张海林教授主持完成
离子通道是重要药物靶标,功能异常是许多重大疾病如癫痫、疼痛、心律失常等的发病基础及机制。团队专注于发现针对离子通道创新药物,形成了以离子通道为核心,面向重大疾病,从治疗靶标确证到创新药物研发的系统研究体系。建立了新的疼痛理论;发现了疼痛、癫痫、抑郁等重大疾病治疗新靶标;发现了多个针对离子通道的创新结构系列先导化合物;开发了以离子通道为靶点的创新药物QO-83。创新药物QO-83实现里程碑转让,合同万元及3%销售提成;新的筛选技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70余万元,参与厂家仪器销售1.5亿余美元。推动了原创药物靶标发现和创新药物研究,推动了难治性癫痫及慢性疼痛的研究及诊治。
髋臼骨折三柱分型和精准治疗体系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由医院侯志勇教授主持完成
该项目基于髋臼生长发育的解剖特点首创提出髋臼骨折三柱分型理念,将髋臼分为三柱四壁;开展多中心研究,证实三柱分型概括更全,清楚易懂,具有更高的诊断应用价值。针对三柱分型各型骨折特点建立了精准治疗策略,解决了传统分型治疗无规律可循的弊端,使其治疗体系更加规范、系统。首次提出腰小肌止点及骨盆侧位可指导髋臼周围螺钉精准置入,促进了手术治疗的精准化、微创化。原创研发符合国人解剖特点的髋臼方形区接骨板,实现了经单一接骨板对复杂髋臼骨折的坚强固定,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成果应用于14家医院的例患者,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节约企业研发、生产成本万元。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应用研究
由医院刘建华教授主持完成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手术难度大,一直被喻为外科学界的珠峰。该项目探索LPD手术方式,建立LPD手术规范;双针胰肠吻合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两种模式;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腹腔热灌注技术治疗胰腺癌。LPD手术量位居全国第三、长江以北第一。
新型冠状病*感染潜在粪口传播途径及消化道疾病的综合防控研究
由医院冯志杰教授主持完成
该项目较早发现并提出新冠肺炎患者腹泻症状被低估;同时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新冠病*以及其他冠状病*(SARS-CoV-1、MERS-CoV、流感病*E等)受体在成熟小肠上皮均呈高表达,并且表达谱高度一致,有明显重叠现象,推测新冠病*在消化道的作用靶点位于小肠上皮细胞,存在潜在粪口传播的可能。完成了河北省27医院新冠疫情期间消化内镜工作的调查报告。主持和参与制定新冠疫情期间消化内镜工作的共识意见4部。该成果对新冠肺炎和消化道疾病诊疗过程中的综合防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制作:河北医科大学新媒体中心
编辑:耿坤丽、董岩松、王科帆、张源昊、张驰
素材来源:科技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