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感染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味奇妙的中药,降三高抗病毒抗肿瘤
TUhjnbcbe - 2023/5/20 20:58:00

人们常说,“生姜还是老的辣”,同时也比喻“老骥伏枥凌云路”,但是世间万事万物,并非只有一条规律,比如“茵陈还是嫩的好”,就另辟蹊径了,这也比喻“初生牛犊不怕虎”。那么,为什么茵陈是嫩的好呢?那是因为清代文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的一句“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的谚语,在民间广为流传。而历代医家也经过验证,发现茵陈的确以嫩苗为佳。

茵陈可能很多人也不是很熟悉,更不知道它的名字有何来历。唐代医学家陈藏器是这样解释的,说是茵陈本身是一种蒿类植物,但是它“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于是叫做“因陈”,由于是草本植物,就变“因陈”为“茵陈”。所以,茵陈这味中药,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演绎地活灵活现。正是因为茵陈“经冬不死”的特性,让它在中医界“声名远播”。

对于茵陈的药用历史,其实是很早的,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有了记载,而且在《本经》时代就已经将茵陈的主要作用进行了浓缩性的概述,主要就是“主风湿寒热邪气”和治疗“热结*疸”。而且在东汉时期,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运用了茵陈,并且验证了《神农本草经》对于茵陈的药效记载。

随着医圣张仲景对于茵陈的应用,茵陈的第一标签逐渐从“主风湿寒热邪气”,演变成“退*疸”。近代中医第一人张锡纯对于茵陈的认识是,茵陈“少阳初生之气”,它的主要作用是“既善泻肝胆之热,又善达肝胆之郁”,而由于肝胆郁热所致的疾病,用上茵陈便能“热消郁开”,很多疾病也就迎刃而解,所以张锡纯称茵陈“为理肝胆最要之品”,“治*胆最要之品”,所以,茵陈也被称为“调养肝胆第一药”,也是实至名归。

茵陈除了《神农本草经》所述的主要功效之外,历代医家也在逐步研究,逐步探索,唐代医学家陈藏器指出,茵陈可以“通关节,去滞热”;元代医学家王好古指出,茵陈能够“除烦热”;明代医学家陈嘉谟对茵陈的作用,却有独到见解,首先指出,茵陈“解伤寒,大热仍除;退瘴疟,风热悉逐”,并进一步指出,茵陈的“行滞止痛,宽膈化痰”作用。

不过,对于茵陈的药物功效,还是《日华子本草》厉害,为什么呢?因为《日华子本草》里说茵陈有三大奇特的作用,被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第一个就是茵陈可以治“天行时疾”,现代药理证实,茵陈具有抗病*的作用;第二个是茵陈可以治疗“狂热,头痛,头旋,风眼疼”等疾病,这个症状与现代的高血压病症有诸多相通之处,而现代药理也证实了茵陈具有降血压的作用;第三个就是茵陈可以治疗“女人癥癖”,这种疾病类似现代的肿瘤疾病,而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茵陈具有抗肿瘤作用。可惜的是,历代医家对《日华子本草》并不重视,真是深表遗憾。

对于茵陈这味中药来说,现代已经不局限“三月茵陈四月蒿”了,分为春秋两季采收,春季幼苗高达6~10厘米的时候采收,习惯称之为“绵茵陈”,而秋季花蕾长成至花蕾初开的时候采收,习惯称之为“花茵陈”,也有人将秋季采收的茵陈称之为“茵陈蒿”。从中药学的角度来看,茵陈的主要功效可以归纳为,“利湿退*,解*疗疮,利胆排石,清热利尿,解表散寒,化瘀、止血、止痛”[1]等方面。

那么,茵陈的药理作用究竟有哪些呢?我们不妨逐步来抽丝剥茧。有药理研究发现,茵陈具有抗菌,对灰*霉素的增效作用,抗病*,抗钩端螺旋体,抗肿瘤,解热,杀虫,利胆,保肝,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炎、镇痛,遗传损伤,溶血,平滑肌兴奋,利尿等药理作用[2]。也有研究发现,茵陈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免疫调节,解热镇痛消炎[3-4],抗遗传损伤[4],扩张冠状动脉及促进肝细胞再生[5]等药理作用。可以说,茵陈的药理作用不可谓不强大,而且,仍有更多空间有待研究。

茵陈的临床应用,以及不仅仅只是*疸那么简单,还用于湿疮瘙痒、中*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小便不利、高血压、高血脂症、原性真菌皮肤病等疾病的治疗[1]。现代临床中,茵陈也可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甲型肝炎,痤疮,婴幼儿湿疹,单纯口腔溃疡等疾病[2]。而且,茵陈不仅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一般外用多治疗风疮瘙疹,内服多以内科疾病为主,如治疗*疸、湿热下行、小便闭涩、风热眼痛、伤寒发*等,也可用于治疗肠风痢疾、口疮齿蚀等多种外科疾病,还可以用于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的治疗[5],*疸肝炎、慢性肝病、胆囊炎等肝胆疾患[6];而且茵陈与其他中药配伍,还能发挥更多临床妙用。

茵陈这味中药,药性平和,有“苦寒而不伤正、清热而不伤胃”的特点,同时又是药食两用植物[4],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仍有更多值得发掘的空间。对于茵陈的临床运用,配伍也是一大特色,掌握茵陈的常规配伍规律,对于合理使用茵陈,能够起到良好作用。一般来说,茵陈与生姜、栀子、*柏等中药配伍,可以治疗湿热*疸;茵陈与车前子、青葙子等中药配伍,可以治疗眼热赤肿;茵陈单味中药外用,或者与土茯苓、苍术等中药配伍内服,可以治疗湿疮瘙痒;茵陈与秫米、神曲等中药配伍,可以治疗风疾挛急;茵陈与皂荚配伍煎煮,可以治疗肠风痢疾[5]。

茵陈这味中药,一般的常规剂量是6~15克,但是通过历代本草典籍、方药经典以及现代临床医家的临床经验,对茵陈的用量得出了一个总结,也就是茵陈的常用剂量为6~60g,最大可用至g[6]。当然,在临床使用茵陈的时候,需要结合具体的疾病,相关的证型,以及相应的临床表现,这样才能确定它的最优配伍,最佳剂量,以确保临床最好疗效。一般来说,如果用茵陈来治疗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慢性肝病、胆囊炎、胆石症及肝硬化等见*疸症状的患者,茵陈的常用剂量为6~45g;如果是*疸初起,热重于湿,一般多与大*、栀子配伍,湿重于热的话,多与泽泻配伍;如果是阴*,且以寒湿为主的话,可以配伍附子、干姜等中药;如果是治疗氨基转移酶升高和肝功能异常的时候,常用茵陈于栀子配伍,而茵陈的常用剂量为15~30g;如果是治疗外感暑湿发热的时候,常用茵陈于藿香、青蒿、*芩、白豆蔻等中药配伍,而茵陈的常用剂量为6~9g[6]。

不难发现,茵陈是“保肝利胆第一药”,而且常用配伍中药里,概率最高的是栀子。通过古今文献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茵陈对于*疸肝炎等肝胆疾病具有良好的作用,而且它还具有抗病*、抗肿瘤、降三高的作用,在临床中若能合理运用,方药对证,自然效果很好。如果是蓄血发*以及血虚萎*的患者,则不适宜使用茵陈。

参考文献

[1]姜波,焦文霞.茵陈的古今临床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1(3):36.

[2]沈映君.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药理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曹锦花.茵陈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30(6):-.

[4]章林平,孙倩,王威,等.茵陈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抗感染药学,,11(1):28-31.

[5]张英杰,苑述刚,马少丹,等.茵陈的中药学及临床学文献研究概述[J].中医学报,,26(4):-.

[6]郑玉娇,王青,邸莎,等.茵陈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J].吉林中医药,,39(2):-.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味奇妙的中药,降三高抗病毒抗肿瘤